书架
三国之重振北疆
导航

第四百零八章 略微拖延

天才一秒记住【移动小说网】地址:xs131.com

袁绍前后集结了六十万大军,其中真实能战的兵马也有二十万之多。

粮草方面,他授意袁尚对出兵者留下口粮,其余全部卷走,这样也足够大军完全不生产吃上大半年。

可是,大军参差不齐,虽有沮授高效配置装备展开训练,但形成足够战力至少需要数月。而且兵马集结与粮食转运也需要不少时间。

这种情况下对耗,当然是提前秋收且不能种植宿麦的袁绍方非常不利。

童远也和众文武讨论了后续是战还是和。

公孙瓒、公孙度认为应该继续打。

现在朝廷站在童远一边,北边局势也很有优势,更何况他们已经认识到,这一战新西凉军还没有用出全部力量。

徐荣、贾诩则认为持续大战并非上选。

之前战役的目标是营救公孙瓒,遏制袁绍的发展。从目前来看这个目标已经完全实现了。

继续打下去,是吞并幽州,攻取冀州。且不说情报显示袁绍动员了大量人口,就是新西凉军自身也不该一直纠结于一处战场。

其余众人也发表意见,基本上新加入的认为应该打,原有人员认为不应继续打下去。

其实童远心中也不想继续决战,他知道要夺取整个幽州,还要动员河东、并州的许多力量。

而攻灭袁绍,只会把他逼向曹操,那样很快就是一场与最可怕对手的大决战。

不久前卫觊、黄於加上董白的部曲,依然在曹操一半主力面前吃亏。到时候幽州不稳,冀州纷乱,他和曹操决战,这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。

可是新加入的众人士气高昂,如果直接选择退兵恐怕会让一些人失望。

尤其是公孙瓒,其人野心不小,说不定想着借我的兵马图谋幽州,继续当一方军阀。对于他一定要遏制其企图,让他融入他的轨道。

一番思索之后,他说道:“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,进行一场大决战,彻底收复幽州和冀州并不现实。但直接退兵,也只会涨了敌人的士气。”

众人都认可童远的判断,一时谁也没在多说些什么。可结束以后,童远专门来到贾诩营帐,问问他的计策。

贾诩平时阴冷寡言,但和童远相处还是很有些共同语言。他直接说道:“主公心中已有决断,我自然会想想在此基础上扩大利益的计策。”

童远会心一笑,果然他们都知道现在绝不是贪图扩张的时候。

硬碰硬树立更多的敌人,只会把自己往危险的境地推。真要是像董卓一样逼得群雄联合,那时再收缩才会吃大亏呢。

童远把基本想法一说,贾诩也表示这是最明智的选择。

接下来要做的是,如何让新接纳的众人心服口服,同时尽可能拖住袁绍。其中最大难点在于,如何平衡好战与和,既不吃亏,也不把袁绍逼得太过。

贾诩呵了一声,眼中闪现出无比的自信,他浑身散发出一种境界,几乎这世间被其把玩一般。

“那袁本初动员了六十万大军,其中九成是普通农民。只要拖到入冬,他们冬装不足,粮食有限,也会失去决战的信心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【顶点中文网】【文明小说】《谁让他修仙的!》【笔记阁】《什么年代了,还在传统制卡》【新棉花糖小说】《坏了,被蛇蝎美人捡漏了》《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》《公路求生,神级宝箱开局》《神农道君

《三国之重振北疆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移动小说网xs131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推荐

1秦吏

秦吏

历史连载528万字

作者:七月新番

简介:(新书《新书》已发,新莽之际,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)战国之末,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。有人天生世卿。有人贵为公子。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,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。为免死于沟壑,为掌握自己命运,他奋力向上攀爬。好在,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。六王毕,四海一!千年血统,敌不过军功授爵。六国豪贵,皆被秦吏踩在脚下。黑夫只想笑问一句: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?南取百越,北却匈奴,氐羌西遁,楼船东渡。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在他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