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三国枭雄
导航

第623章 王烈出使洛阳

天才一秒记住【移动小说网】地址:xs131.com

原河内太守李敏,在郡中知名度很高,是一个名人,公孙度多次想强行征辟他。但是李敏却看不惯公孙度的所作所为,并不想跟着公孙太守混,可是如果一口回绝,估计自己的小命儿就没了。左思右想之后,三十六计走为上计,他便带着全家迁居到了一处海岛。

公孙太守得知此事之后,立刻就勃然大怒了。派人掘了李敏父亲的坟墓,打开了棺材,焚烧了尸骨,同时诛灭了李氏宗族。公孙太守一贯是如此的,顺我者昌逆我者亡。和袁本初、曹孟德等人相比,他唯一的长处便是有自知之明,只求割据一方,不想底定天下。

不久之后,公孙度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,分设太守之职,又渡海收取青州东莱郡各县,设营州刺史,自封为辽东侯、平州牧,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。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,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,在郊外祭祀天地,亲耕藉田,治理军队,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,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,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。

如此一来,公孙度的真面目便昭然若揭了,他已经以王者自居了。本朝的历史之上,除了董太师之外,敢这么做的只有公孙度一人。即便是董太师,也只敢自称太师,并没有称王,即便是割据益州的刘焉和割据荆州的刘表,也只是自称州牧,私下里大建宫苑而已。

大司马吕布派遣世子吕安远征辽东,平定公孙度,就是因为他是第一个称王的。

如今的公孙度,已经是志得意满、踌躇满志了,可是,再大的官儿也有为难的时候儿。此时此刻,辽东侯、平州牧公孙度坐在自己富丽堂皇的官署中,手里握着一封书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,时不时地站起身来,在厚厚的地毯上踱着步子,就像一只困兽一般。

他的两个心腹柳毅、阳仪眼观鼻、鼻观心坐在自己的座位上,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儿。他们的主公为什么如此彷徨无助,他们两人早已心知肚明了。这一封书信蕴含的信息量极大,究竟是福是祸,谁也看不明白,只能让主公一个人权衡利弊,做出决断了。

“你们说,龙骧将军徐荣给我的这一封书信,到底是什么意思?是他一个人的意见,还是大司马吕布的意见?”公孙度终于坐了下来,圆睁着双眼,向柳毅和阳仪望去。“这个……最近一个月以来,侯爷接到的信件数不胜数,不外乎两种,一种是规劝,一种是拉拢,不知徐将军的这一封书信是什么意思?”柳毅一边看着公孙度,一边小心说道。

“你们先看一看吧!”啪的一声儿,公孙度将那一封书信扔到了案几上。柳毅和阳仪连忙凑上前来,手捧书信,仔仔细细地看完,这才把那一封书信又放在了公孙度的案头儿。“侯爷,依我看来,徐荣的这一封信,只是规劝,并无拉拢之意。至于是不是大司马吕布的意思,这还真得不好说。”阳仪手捻须髯,微闭着双眼,似乎还在回忆书信中的内容。

“这么大的事儿,定然是有大司马吕布的影子在的。至少,书信寄出之前,大司马是知道其中的内容的。为人臣者,最怕的便是里通外国,何况徐荣只是一个降将呢?依我之见,书信里面的话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如何应对!”柳毅的态度很明确,并不像阳仪那般游移。

“然也!孤也是这么想的。可是,该如何应对呢?”公孙度点了点头,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。“派个人去一趟京师洛阳城吧,搞清楚洛阳朝廷和大司马的真实态度,顺便再到汝南郡平舆县天子那里遛上一圈儿,哪边儿有缝儿就靠哪边儿好了。”柳毅大声说道。

“也对,便如此吧!可是,派谁去好呢?”公孙度问道。“王长史!”柳毅和阳仪异口同声地说道。“王长史是陈寔的弟子!本朝的名士清流,大半出于陈寔的门下,即便偶有不是,也对他的德行万份敬佩。有个这个便利条件,事情就好办了!”“噫!孤竟然忘了王长史还是陈寔的弟子这一点!有这一层关系,事情的确是好办之极,孤这就去见王长史!”

为什么柳毅、阳仪二人一提陈寔,公孙度立刻就同意了呢?还有,这个王长史究竟是谁?孤傲如公孙度,竟然愿意屈尊就教,自己去见他?这里面的确有些缘故在内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我有一本进化图鉴[御兽]》《变身齐天大圣,觉醒七十二变》《我能继承角色天赋》《重回1958,打造世纪豪门》【柠檬小说网】【天空小说网】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《谁让他修仙的!》《捞尸人》【平凡文学

《三国枭雄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移动小说网xs131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推荐

1庆余年

庆余年

历史连载564万字

作者:猫腻

简介: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留余庆,留余庆,忽遇恩人;幸娘亲,幸娘亲,积得阴功。劝人生,济困扶穷……而谁可知,人生于世,上承余庆,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,正是所谓岔枝发:东风携云雨,幼藤吐新芽。急催如颦鼓,洗尽茸与华。且待朝阳至,绿遍庭中架。更盼黄叶时,采得数枚瓜。…………